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

主题教育进行时

我院实践团赴合肥市多地开展“同力守护爱心小屋 医行共筑社会健康”系列实践活动

发布人:王曦发布时间:2023-07-24浏览次数:124

7月13日至18日,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阳光医行者”实践团开展“同力守护爱心小屋,医行共筑社会健康”系列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物资捐赠暖人心,涓涓爱意显真情。“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体现。”7月13日上午,在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讲师吴姗姗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们前往安徽省立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住院部开展实践活动。秉持着“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理念,各实践团成员将个人与社会捐赠的物资有序发放,为白血病家庭带来了专用酒精消毒液、儿童口罩等适童化、个性化的医疗物资。与此同时,实践团队也为在炎炎夏日依然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广大医务工作者送上清凉之饮,提升医务人员工作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实践团队深入医院,切身体会就医难点、堵点和痛点,初步了解白血病家庭境况,为后续科学调研打下基础。

“很感谢三下乡团队给我这次机会让我走进安徽省省立儿童医院,作为志愿者,我们严守纪律,按时到岗,认真负责,尽己所能,给患病儿童送去关爱。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社会,更好的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实践团成员张天翼说道。

深入病房知现状,乐趣互动慰心灵。团队成员们分小组进入各个病房,和白血病儿童们一同开展折纸、绘画等趣味活动。一张纸,一刃剪,三两弯曲,四五折……一个个生动灵活的折纸作品就大功告成了,几支笔,一绘本,多种色,几处勾勒……一幅幅活泼形象的绘画便映入眼帘了。在与白血病儿童的交流玩耍中,孩子们从一开始的沉默害羞甚至胆怯害怕到后来的欢声笑语、留恋不舍,他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怀,安全负责人孙锋与家长们沟通时说:“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与患病儿童交流互动时需要给足他们关心,用爱心打破戒备屏障,拉近距离感;需要给足他们耐心,用笑容抚慰幼小心灵,消除陌生感……从小孩子初遇我们时的不知所措,到互动时的一声‘大哥哥’,这一个小小的转变都让我们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与自豪”。团队成员鼓励孩子们以更加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态度对抗病魔,保持良好的心情,勇敢憧憬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专业指导准方向,师生协力共守护。在合肥市包河大队的倾力支持下,吴姗姗对首日活动进行复盘和点评,并对后续活动和相关注意事项进行专业规划和指导。小患者们的顽强生命力让指导老师和队员们愈加坚定“让青春在基层中闪光”的实践信念,实际践行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新时代青年担当。

特殊陪伴助成长,倾心感受乐满堂。《“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要求“以儿童体格生长监测、听力障碍评估等为重点,积极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因此,7月17日上午,“阳光医行者”团队在笑童颜特教学校程校长的指导下,成功到达部分特殊听说障碍儿童所在教室,为特殊儿童带来了贴心陪伴。在反复强调活动安全注意事项之后,可爱的孩子们在实践团成员的协助下,纷纷拿起手中的粘土和积木,在搭建中展现纯净的孩童世界。教室里洋溢的快乐气息驱散了特殊儿童心中的阴霾,一个个笑容在稚嫩的脸庞绽放。

绘画剪纸齐上阵,童心恣意启梦想。次日,实践团开展美育义教活动。课堂上,孩子们拿起彩纸和画笔,握起手中的艺术剪刀,循着自己的想法,在卡纸上进行自主创作。“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孩子们的无限活力,尽管他们在身体上有部分遗憾,但是他们所表现出的坚强乐观让我们感觉到他们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们。在和孩子互动之后,我真诚地希望自己不仅可以看着他们健康成长,将来还愿和社会更多爱心人士一起守护着他们。”团队宣传负责人王天缘谈道。“这群特殊的孩子们虽不便用言语表达内心所感,但是“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从清澈稚嫩的目光里,队员们感悟到了奉献的意义。”

团队负责人陶曌宇说道:“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能养尊处优,而应该履行义务,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我们将尽全力伸出双手去帮助、关心有困难的弱势群体。积极为社会公益、慈善、福利事业、社会生态环保及建设和谐文明的社会贡献出青年大学生的力量。”

据悉,此次实践活动旨在让青年学子深入基层,实地了解我国公共卫生建设现状,并发挥青年志愿服务的坚强力量,提高社会对广大特殊儿童群体的关注和认知,推动特殊儿童与社会接轨的融合教育专业化、本土化、特色化。
下一站,实践团队将于8月下旬前往合肥市“爱心小屋”开展系列活动,对白血病相关问题进行调研。(卫生管理学院 王红悦)